北魏时期著名的农业学家

金地杰 2023-07-07 17:01 编辑:admin 294阅读

一、北魏时期著名的农业学家

贾思勰:在农学领域,著有《齐名要术》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天文学上,撰写了《大明历》。

贾思勰(xié),生卒年不详,北魏时人,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公元六世纪),寿光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在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二、北魏时期的农学

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一书,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耽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三、北魏时期的农业著作是什么

《齐民要术》

贾思勰,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南),生卒年月不详。做过高阳郡(郡治一说在今河北高阳东,一说在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曾游历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后来回到家乡,经营农牧业并研究农牧业生产理论。

他的专著《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 书名中的“齐民”,意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产方法”。从该书的署名上知他曾任高阳太守。书约写成于6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他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期富国安民。

该书最初在民间辗转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才官刊颁发给劝农使者,以指导农业生产。&

四、北魏农业政策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第一,中华帝国西晋司马氏皇朝短暂统一中国后,由于过度复辟分封制等,破坏了秦始皇帝制定的文明大一统国策,加上儒教重男轻女等礼制羁绊,皇族内部争权夺利,中央集权难以持续,八王之乱凸显汉族司马氏统治集团已经分崩离析,不能维护和保护中华文明统一与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看到中原虚弱、内乱,有机可乘,纷纷起兵造反和进犯,造成了五胡乱华大分裂、大流血、大动荡的历史局面。由于华夏族始终占据人口优势、制度文化优势、农耕文明优势,羯、氐、柔然、鲜卑等中华少数民族除了暂时占据军事优势外,并不能靠屠杀、压迫华夏汉族和其它异族就能实现入主中原、称霸中华的天下共主愿望。长期战乱纷争,人心思安,渴望和平,作为侵略者、占领者的游牧民族,不得不主动与汉民族进行文明的融合。

这是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之一。

第二、北魏建国是西晋统治者与古老的鲜卑族拓跋部落合作的结果。鲜卑族拓跋部从大兴安岭东麓一路南迁,部落领袖拓跋猗卢帮助西晋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前秦灭亡代国后也想统一华夏,结果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落败,前秦瓦解,拓跋珪趁机复代国,改国号魏,称皇帝,通过兼并战争,灭大夏、北燕、北凉,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北魏想稳固在北方的统治和结束中华文明南北分裂的对峙局面,单靠鲜卑族和原始游牧文明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实现融合发展。5岁即位的拓跋宏的母亲冯太后是一位谙熟中华政治文化的伟大政治家,她代替幼主执政期间,有条件任用汉臣,推行汉化改革。

这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推行均田制。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北魏在维护土地国有制的同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以恢复农业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废除宗主都护制,推行三长制和租调制。宗主都护制类似于分封制,留有原始部落民主制和奴隶主贵族专制弊端,不利于中央集权和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三长制,通过编户齐民,建立健全基层政权组织,遏制了贵族和地主对土地和人力的私有化兼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租调制也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整顿吏治。从冯太后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官制(九品十八级三十阶),实行俸禄制,中央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控对各级官员的人事权、奖惩权,这有利于政权统一,也抑制了过度民主化造成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烈爆发。

第四,迁都洛阳,主动汉化。北魏建都平成(今山西大同),地理上属于北方寒冷干旱地区,远离当时的中华文明中心——中原地带,不利于掌控和影响四面八方。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和习惯势力以独立性为名,掣肘文明进化和民族融合,最终必然导致政治落伍,人心思变。拓跋宏迁都洛阳,禁胡服,改中装,断北语,学中语,改复姓,定族姓,鼓励少数民族与华夏汉族通婚,改变游牧生产,学习农耕文明,移风易俗,极大地促进了中华北方民族的融合。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中华帝国北魏政治家冯太后、拓跋宏母子先后推行的汉化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等诸多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落后的北方少数民族与以农耕文明为主、制度文化先进、地理条件优越的华夏主体汉族的大合作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强盛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促进了北方各族从原始部落制和奴隶主贵族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转化,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后代文明发展和北朝统一南朝重新实现中华大一统,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五、北魏农业改革的历史趋势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

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影响: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六、北魏农业发展历程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

七、北魏农业发展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同时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如竹林七贤等)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政治:中央机构的三省六部制开始形成,(注:三省制雏形出现于曹魏时期,六部制雏形出现于北周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陈留谢氏、桓氏、庾氏)。

经济:农业上出现翻车,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耕耙耱技术,手工业方面发明了灌钢法,北朝烧出了成熟的白瓷。商业上出现了草市——但因为战乱,北方的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文化:佛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贾思勰编纂《齐民要术》,文人画开始出现——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