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旅游形态特点是什么

金地杰 2023-07-12 18:22 编辑:admin 278阅读

一、休闲农业旅游形态特点是什么

传统农业的典型形态有以下三类:

1.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2.以种植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在这样的农区之外,又有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牧区,两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时期,又互有消长。

3.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区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有些地区粗放经营,甚至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包括哪些

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类:

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2.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3.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有哪些

1.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单一、深度化低、宣传策划力能力低。首先,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重游率低,未有效利用乡村各种资源,难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需求。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 缺乏体验休闲项目,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与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其次,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足,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仅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的表层开发,满足游客物质需求,缺乏创新设计与深度加工。第三,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策划能力低等让乡村旅游难适应激烈旅游市场竞争。第四,乡村旅游产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2.2017年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首次提出产业化的思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横向拉长旅游产业链、纵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主要是依托相关的资源进行开发,如依托当地产业、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市场发展与景区资源,以及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的开发乡村旅游。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盲目发展比较严重,一窝蜂搞开发,政府层面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导致经营者层面一味追求短、平、快,或忽视合理规划,或缺乏差异化主题,或造成同质化严重。同时区域范围内,缺乏乡村旅游的系统整合,缺少产业化思维,忽视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尚未形成合力。

3.乡村旅游不再只是简单点式开发,而是要拓展乡村旅游+的潜在价值,创新乡村旅游要素体系,构筑以乡村旅游引领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

四、休闲农业旅游的概念

《无题》

~黎百痴

1、保护绿水青山

2、合理利用资源

3、学习农业知识

4、体念生活乐趣

5、缓解生活压力

6、加强城乡融合

7、促进农业发展

8、深挖资源潜力

9、知道勤俭节约

10、解决农村留守孤独感,

让城里孩子们学习和体会粮食、瓜、果、蔬菜有季节性,而不是产自超市和库存,如何将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农村是一所大课堂,是寻找初在哪里?用心去体会的课堂,书本和网络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深耕于现实中,去寻、去感悟更多的未知数,知识来原于生活创造……。

2019.11.16日夜原创随笔

五、休闲农业旅游形态特点分析

休闲观光农业是为满足人们对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开展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现代农业形态。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

休闭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的七种发展模式有

八大战略的内容包括:构建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覆盖;乡村振兴:发展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活动;海洋强省:推动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战略性转变;三大攻坚战: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地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七、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农村休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1、产业不齐全,缺乏规模经济,休闲农业只有一个小镇或村级经营者,这个经营者不但缺乏文化素养,而且缺乏资源条件。

例如:缺乏旅游的空间场地、缺乏休闲旅游的相关产业链。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发育不全、不健全有其不利环境的原因。2、规划缺少针对性,不能形成集群效应。休闲农业项目规划不科学,导致投资者在投入资本开发建设项目后,休闲农业项目发展得也只是在小范围内生根发芽,缺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带动效应差距大大降低。3、项目定位不精准,集中度低,形成小规模联合体,缺乏大型联合体。4、服务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不理性服务。5、农业旅游在开发建设中的重心不在项目,而是产业经济化的经营。

缺乏系统性,目的性较强的休闲农业旅游体系设计,导致项目定位不当,集群联合不能形成大规模聚合行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四个”要素休闲农业发展的三个要素是空间条件、资源实力和技术资源,它们之间的不均衡导致休闲农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的建设路径。1、空间条件上,农村土地集约化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让农村的村寨逐渐减少,以农村集体为主的农民户籍数量逐年减少。2、资源实力上,随着农村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集体和村寨人口占有的土地、种植的作物和土地质量基本提高,使得集体和村寨所占的绝大部分土地资源得到适度发展。

而城镇化建设让农村的人口数量下降,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人口数量大幅增加。3、技术资源上,随着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的不断增加,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从传统农产品加工到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服务、物流、金融和农业服务。因此,需要对技术的发展提出足够重视或更新。休闲农业发展的三个必须要素:需求、土地、创意需求:是休闲农业发展所需要有的资源条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