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提案

金地杰 2023-07-17 03:49 编辑:admin 287阅读

一、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提案

  一、明确议事范围,严格控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界限

  (一)准确界定适用范围。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村内的户外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即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所需的其他公益事业项目。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通村通乡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应由公共财政承担的村级公益性项目,以及举债兴办的村级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不得列入一事一议范围。

  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议事范围原则上为行政建制村,对部分村民受益的也可以适当缩小议事范围;对符合当地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政府给予补贴资金支持的相邻村共同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以分村议事、联合申报、分村管理。

  (二)严格实行上限控制。从2011年起,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筹劳每个劳动力(男18—60岁,女18—55岁)每年不得超过10个标准工日,村民自愿以资代劳的,需由本人或家属提出书面申请,每个标准工日工价不得超过50元。各市(州)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制定筹资限额和以资代劳工价的具体标准,并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加大奖补力度,有序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一)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县为主组织实施,发挥各市(州)、县(市、区)财政的引导作用;逐步提高财政奖补比例,增加奖补资金投入。

  (二)有序推进奖补工作。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要结合“十二五”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优先支持农民最急需、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序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奖补办法,规范奖补程序,强化资金监管,严格绩效考评,提高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果。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探索建立财政奖补资金与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社会力量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三、完善议事制度,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指导

  (一)健全议事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原则和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和完善民主议事、项目复审、奖补申报、财务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养

二、发展绿色农业的实施方案

  “我们的生产过程是纯生物环保发酵的过程,对环境没有一点污染,利用稻谷壳、花生壳,配上我们研发的生物菌种,进行55℃的高温发酵,6个月后生成有机肥原料和设施农业需要的栽培基质。

目前市场前景良好,周边很多设施农业企业、养殖大户都前来预订产品。”天津京新鑫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静说。

  据了解,杨家泊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预计每年依托异位发酵床工艺逐步消纳1万吨固体粪便、4.67万立方米液体粪污污水,并结合异位发酵床添加的垫料达到年产1.53万吨有机肥发酵原料(农家肥)的生产能力,实现杨家泊全镇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镇域内土地承载力平衡的目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杨家泊镇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向高端农业要效益,并将相关信息电子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解决了养殖大户粪污消纳难和种植大户粪肥供应不足的问题。

三、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要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用环保型农业机械、农药、肥料和种子等生产资料,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2.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多元化、集约化和生态化发展。

3.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意识培育,推动农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

4.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管和执法环节。

5.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公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绿色农业发展。

四、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作文

Have you ever seen a sickle? Do you know what a sickle looks like? What is a sickle for? Have you ever harvested wheat? I've seen sickles. They look like 7 in Arabic numerals. One is made of blades, the other is made of sticks. A sickle is used for harvesting wheat…

五、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调研报告

农业录色发展的国家需求和基本目标是控制农药,化肥用量,并每年递减,生产安全放心的粮食,蔬菜,瓜果。

六、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论文

浅谈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十几亿人口的衣食都依靠农村农业的产出,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整个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近些年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发展速度还是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碍,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迫不容缓。

  一、农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2.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

  3.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提高;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5.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七、发展绿色农业的现实意义

农村绿色种植的意义,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策略建议

我国有着上下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种植业一直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种植中大量使用工业肥料和工业制品,我国农村的种植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农村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上,在农村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有以下四点重要意义。

一是安全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前提是使用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避免使用工业化肥和农药,而采用自然的肥料和物理化且无农药残留的除虫除害方法,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段,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具有安全性。

二是经济性。绿色种植能摆脱种植业对工业产品的依赖,而更加依赖于农村的天然肥料,进而减少工业产品的经济投入。同时绿色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价格更高,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品牌性。

不少地方通过对绿色农业种植方法的推广,形成绿色农业的产业化链条,打造高品质绿色农产品品质,塑造出地区知名绿色农业品牌,有利于促进整个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

四是环保性。

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会导致农户大幅度降低工业肥料和工业产物的应用,从而避免工业产品对农业耕地土壤的破坏与污染,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不过,多年来使用工业肥料以及工业产品,给农民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效率,从而让不少农民依赖于工业肥料和工业产品,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建议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宣传推广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供不应求。同时,采用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但可以维持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保证绿色农业趋势发展。

2、对绿色农业种植给予政策扶持。

当今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当地必须给予一定的技术扶持,基金扶持和渠道扶持,引导农业生产人员更多的参与到绿色农业种植产业当中,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科研力度。

农业生产人员是否愿意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关键在于效益。先进和成熟的绿色种植技术大大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收入,而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研发需要得到相关技术支持和基金支持,这样才能让农业生产者加技术研发投入,促使其真正研究出适合本地的绿色种植技术。

4、打造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

建设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基地,一方面可以让没参与进来的农业生产人员,对绿色种植技术有更加全面而直观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引导和带领当地朝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方向快速发展。

八、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视频

三农短视频很有前景,三农的短视频,他是配合中央落实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的工具除了政策以外,如种子,机械,肥料,帮助农民选用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所以说,三农短视频很有前景

九、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见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加快推进村庄规划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Q 针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以及今年保障粮食安全的举措问题

发布会回应:我国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创出历史新高,中国的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但另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下一步,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Q 针对乡村建设行动思路和重点的问题

发布会回应: 《意见》明确,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健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3年内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建设标准和规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刮风搞运动。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同时,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

Q 针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

发布会回应: 目前,脱贫地区和群众总体上已脱贫,但发展基础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下一步,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政策总体稳定,同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对脱贫地区加大乡村振兴帮扶重点支持力度,考虑在西部地区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集中予以支持。

Q 针对保证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同时进行宅基地盘活的问题

发布会回应: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依法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去年,全国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启动了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核心是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在试点中,各地着眼保护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权益,探索农户宅基地资格权保障机制,同时通过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自愿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等,增加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

Q 针对今年以及“十四五”时期深化农村改革有关问题

发布会回应: 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通过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要素支撑。

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目前,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15亿亩承包地已确权到户。今年的一项重任是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主要包括全面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扎实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路径。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展开,将按照深化试点、先立后破、稳慎推进的要求,在做好调查摸底、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前提下,重点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随着新修订《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已破除,但在交易要求和程序、权能完善、收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同时,针对基层反映的农村用地难问题,要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要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切实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用地难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